close

 樹洞與黑洞  

   出自影迷的本能,走過吳哥窟的廢墟,好想找到那個承載秘密的樹洞。就像在巴黎,也要走一趟「斷了氣」貝爾蒙多斷氣前奔走的長街,讓故事再活一次,再延長一點,成為自己真實生活的回憶。

   另一影迷糾正我,那個洞穴不是樹的洞。我不理,你見過吳哥窟的樹嗎?它們如此幽靜、沉著無聲,橫行霸道統治著廢墟,是所有秘密的入口,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秘道。

   間或收到一些秘密,來自素未謀面的陌生人,他們找到我,大方地掏心掏肺,分享內心最隱密的私語。或許與我無關,他們只是想找一個陌生人,把積壓心底的石塊放下,自以為放下。我懂得樹洞的分寸,只聆聽,不介入。可是有時難免著急,便是因為事不關己,看得分外清楚:有些秘密,說出來比埋起來更好。說出來,不會影響甚麼,最少不會後悔沒有說。

   身邊有一兩個人,常無端作了我的樹洞。遇上甚麼想不開的事情、心煩意亂的時候,就去找他們。總是我在喃喃自語,不著邊際,坐在對面的他們,大多時沉默,只偶爾吐出零星的斷句,延續對話。有時我顯得慌張,來到他們面前卻自動安心下來,好像有一股巨大的能量,默默吸去所有不安。你實在看不清他們已經吸納了多少周遭的負能量,外表看來卻依舊平靜日常。

   是黑洞,他們就是。

   有一天我問一個黑洞,你不累嗎?黑洞習慣了虛無的宇宙,與長久的孤獨。他笑了笑,不發一言。先於所有人,晚於所有人,黑洞的時間。(本文作者:陳寧,摘自《風格練習》)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第一次看陳寧的書,看到這篇文章,想起你去過吳哥窟。

我也曾問,你找過偉仔在那裡的哪裡說了甚麼嗎?

於是很想很想讀給你聽。

因為,你我都是別人的黑洞。只希望,我們能是彼此的樹洞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ssion2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